搜索结果
请输入关键词搜索
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赵曙明老师做客学院“青山讲堂”第五十期
更新时间:2025-10-28 点击次数:300

10月28日下午,学院在文科楼C105报告厅举办“青山讲堂”第五十期专题报告,著名管理学家、南京大学人文社科资深教授、南京大学行知书院院长赵曙明教授莅临学院为我院师生做学术报告,报告题目为“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的管理思想与如何管理自己”。学院院长杨红强、副院长杨爱军、各系系主任、中青年教师及硕博研究生共100余人参加报告会。报告由杨红强院长主持。本次学术报告也是“南林经管建院40周年暨学科建设”相关系列学术活动的第六场专题报告。

报告伊始,杨红强院长代表学院表达了对赵曙明老师的热烈欢迎与衷心感谢,并重点介绍了赵曙明老师的学术成就以及社会影响。杨红强向赵曙明老师汇报了学院打造“青山”学术品牌的初衷和该学术品牌已取得的重要成绩,并诚挚感谢赵老师多年来对我院学科建设和人才培养给予的关心、支持和帮助。

报告开始阶段,赵曙明教授以管理学大师彼得·德鲁克先生1954年出版的《管理实践》和1966年出版的《卓有成效的管理者》为导论,引出数智时代人才培养面临的重大挑战与“AI时代的幸存法则”,提出了自己对“管理”的新的认识和给予“管理”的新的定义。报告内容分为六个方面:一是管理思想的演进及智能互联时代自我管理的要义、二是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内涵和发展、三是21世纪“如何管理自己”面临的新问题、四是自己回国30余年首创人力资源管理学科的主要工作及重要成效、五是对发展创新管理理论的感悟和随想、六是对新时代中青年学者从事人力资源管理研究和进行“自我管理”的建议。报告围绕“什么是管理”,深度剖析了管理大师彼得·德鲁克跨越时空的管理思想,阐述其管理思想的三个核心问题,即“管理的任务和职责”“建立在责任基础上的管理原则”以及“建立在责任基础上的自我管理”。围绕“如何管理自己”这一问题,重点讲述了三个方面内容,即了解自身的优势与缺点并学会扬长避短、关心他人和了解他人并学习他人的优点、学会将自我和他人融合并整合有效资源。

赵曙明老师结合自身经历,与全体师生分享了八点管理感悟和人生随想:人是可以塑造的,人力资源管理的核心之处,就在于怎样引导人、塑造人;做学问先做人、做人的核心是“诚信”、做人要学会担当;当代年轻人应该具备创新能力、吃苦能力、服务能力、勤奋精神;“三人行必有我师”,每个人要学习他人的优势与长处;帮助他人就是帮助自己,这是人际交往的本质;知识代表着学习力,见识代表着决策力,胆识则与创新力,共识与自律力有关;瞄准方向、抬头看路、低头拉车;努力成为高胜任素质、高积极性、高协作性和高自律性的“四高型”人才。

整场报告持续近两个小时,报告思想性和案例性充分结合,理论与实践密切联系,报告逻辑严密,内容详实,既通俗易懂又内涵深刻,既有感人故事又有教育意义,报告发人深思富有启迪。

报告结束之际,与会中青年教师表达了聆听报告的体会和感受。杨红强院长结合赵曙明教授传承和发展管理学大师德鲁克管理思想,对赵老师四十余年坚守人力资源管理领域取得的学术成就和做出的社会贡献表达了深深敬意,并鼓励与会师生深刻思考本次报告的内涵并珍惜时间加强“自我管理”。

赵曙明教授报告开拓了师生们研究视野,深化了师生们对管理学的认知理解,开拓了学术视野,为我院今后工商管理学科建设工作带来了诸多思考与启发。会后,赵曙明教授愉快地与学院中青年教师代表合影留念。

(供稿人:张婷婷、杨爱军;图片:常月枝、田岱沂;审核人:杨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