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高强教授 
                                        
                                        025-85427756
                                     
                                        gaoqiang@njfu.edu.cn
                                        
                                         
                                    
                                    农村政策研究、土地问题
                                 
                                    
                                    党委书记
                                 
                                    
                                    农林经济系
                                 | 
| 个人简历 工作分工:主持学院党委全面工作,分管干部、组织、宣传、统战、工会、校友及离退休等工作。 | 
| 论文和专著 Selected Publications ( *Corresponding Author) [1] Changming Cheng, Qiang Gao*, Kexin Ju, Yuting Ma. How digital skills affect farmers’ agricultural entrepreneurship? An explanation from factor availability. Journal of Innovation & Knowledge, 2024, 9(2),100477. https://doi.org/10.1016/j.jik.2024.100477 (SSCI中科院一区, JCR Q1 Top, IF=18.1) [2] Qiang Gao, Mengyuan Sun, Lu Chen*.The impact of digital inclusive finance on agricultural economic resilience. Finance Research Letters, 2024, 66: 105679.https://doi.org/10.1016/j.frl.2024.105679 (SSCI中科院二区, JCR Q1 Top, IF=10.4 ABS 2星) [4] Qiang Gao, Changming Cheng, Guanglin Sun*. Big data application, factor allocation, and green innovation in Chinese manufacturing enterprises. Technological Forecasting and Social Change, 2023, 192: 122567. https://doi.org/10.1016/j.techfore.2023.122567 (SSCI中科院一区, JCR Q1 Top, IF=10.884 ABS 3星)(ESI高被引论文). [5] Qiang Gao, Hengyuan Zeng, Guanglin Sun*, Jianfeng Li. Extreme risk spillover from uncertainty to carbon markets in China and the EU—A time varying copula approach. Journal of Environmental Management, 2023, 326: 116634.https://doi.org/10.1016/j.jenvman.2022.116634. (SCI中科院一区, JCR Q1 Top, IF=8.91 ABS 3星) [6] Long Qian, Hua Lu, Qiang Gao, Hualiang Lu*. Household-owned farm machinery vs. outsourced machinery services: The impact of agricultural mechanization on the land leasing behavior of relatively large-scale farmers in China. Land Use Policy, 2022, 115: 106008. doi.org/10.1016/j.landusepol.2022.106008 (SSCI, JCR Q1)(ESI高被引论文) CSSCI等重要期刊论文: 高强,曾恒源.农村集体经济组织成员权的内涵特点、资格要件与管理机制[J].中国农村经济评论,2025年第1期。 高强,曾恒源.农村低收入人口和欠发达地区常态化帮扶:价值意蕴、逻辑向度与推进策略[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5年第4期。 高强,周丽.乡村何以实现治理有效?——基于定性比较分析的研究[J].世界农业,2025年第4期。 曾恒源,高强.以深化农村改革推动城乡融合发展:重点、挑战与建议[J].农村经济,2025年第2期。 高强,丘棫清.法人农业:推进农业强国建设的改革路径[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6期。 高强,崔文超,韩国莹.农业产业高质量发展下乡村特色产业的增收与追赶效应[J].宏观质量研究,2024年第6期。 高强,程长明.农业新质生产力与新型生产关系:逻辑思路与改革路径[J].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4年第4期。 薛洲,高强.农业产业化国家重点龙头企业认定政策能促进企业创新吗[J].农业技术经济,2024年第10期。 高强,韩国莹.现代化大农业发展的政策内涵、战略重点与实践进路[J].中州学刊,2024年第7期(《新华文摘》2024年第24期全文转载)。 高强,曾恒源.新时代以来的农村改革:成效经验、理论创新与深化方向[J].四川师范大学学报,2024年第3期。 高强,孙健.乡村建设、人口结构与村庄变迁——兼论如何实施乡村建设行动[J].改革,2024年第1期。 高强,徐莹.从嵌入到融合:党支部领办合作社的乡村治理逻辑[J].南京工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4期。 高强,周丽.功能变迁视角下农村宅基地管理制度研究——基于对常州市武进区的实地调查[J].经济纵横,2023年第8期。 曾恒源,高强*.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三重困境与破解思路:理论逻辑与案例证据[J].经济学家,2023年第7期。 高强,周丽.建设农业强国的战略内涵、动力源泉与政策选择[J].中州学刊,2023年第3期。 薛洲,高强*.从农业大国迈向农业强国:挑战、动力与策略[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3年第1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23年第6期全文转载) 曾恒源,高强*.乡村治理视域下村级组织功能分离改革的理论与实践——基于江苏省两个案例的考察[J].农业经济问题,2023年第4期。 高强,薛洲.以县域城乡融合引领乡村振兴:战略举措和路径选择[J].经济纵横,2022年第12期。 高强,周丽.协同治理视域下乡村建设实践样态解析——基于江苏常熟“千村美居”工程的案例观察[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高强,鞠可心.要素匹配、资本选择与乡村旅游合作社发展——基于外来资本与村社资源的博弈视角.中国农村观察,2022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旅游管理》2022年第11期全文转载) 高强,程长明,曾恒源.以县城为载体推进新型城镇化建设:逻辑理路与发展进路.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2年第6期。 高强.农业高质量发展:内涵特征、障碍因素与路径选择[J].中州学刊,2022年第4期。 高强,曾恒源.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同乡村振兴有效衔接:进展、问题与建议.改革,2022年第4期。 罗重谱,高强.乡村振兴战略背景下新型订单农业的运作模式及其高质量发展路径[J].宏观经济研究,2022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22年第10期全文转载) 高强等.新时期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动力机制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6期。 高强.构建推动乡村共同富裕的新机制.群众(决策资讯版),2021年第16期。 高强,曾恒源,张云华.农村“政经分开”改革:挑战、重点与建议.中州学刊,2021年第6期。 高强,鞠可心.农地确权提升了农户承包地退出意愿吗?——基于3省15县(市、区)935个农户样本的分析.西北农林科技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高强,万兴彬,彭超.日本粮食储备制度发展历程、政策框架与启示.世界农业,2021年第3期。 高强,曾恒源.中国农村低收入人口衡量标准、规模估算及思考建议.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4期。 高强,鞠可心.农村集体产权制度的改革阻点与破解路径——基于江苏溧阳的案例观察.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21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 高强,曾恒源.“十四五”时期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战略重点与政策取向,中州学刊,2020年第12期。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的统筹衔接:形势任务与战略转型,中国人民大学学报,2020年第6期。 高强等.拓宽农村集体经济发展路径的探索与实践——基于四川彭州小鱼洞镇“联营联建”模式的案例分析,东岳论丛,2020年第9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农业经济研究》全文转载) 高强,张琛.农地确权与农户生产行为:研究述评与展望,江南大学学报(人文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被高等学校文科学术文摘2020年第4期转载) 高强,孙光林.农地确权能够提高农地产出吗?——基于农地细碎化的中介效应实证分析,湖北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 高强.农村集体经济发展的历史方位、典型模式与路径辨析.经济纵横,2020年第7期。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再探讨[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全文转载) 高强,孔祥智.论相对贫困的内涵、特点难点与应对之策[J].新疆师范大学学报(哲学社会科学版),2020年第3期。 高强.健全现代乡村治理体系的实践探索与路径选择[J].改革,2019年第12期。 高强,孔祥智.新中国70年的农村产权制度:演进脉络与改革思路[J].理论探索,2019年第6期。 高强.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9年第5期。 高强.乡村振兴的立法考量:基于国际经验的思考[J].农村经济,2019年第8期。 高强等.2020年后中国的减贫战略思路与政策转型[J].中州学刊,2019年第5期。 高强.乡村善治的基本特征、实现路径与政策支撑[J].环境保护,2019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邓小平理论》全文转载) 高强,宋洪远.农村土地承包经营权退出机制研究[J].南京农业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7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报刊资料《体制改革》2017年第9期全文转载) 高强,徐雪高.农业供给侧结构性改革背景下的农地确权[J].理论探索,2017年第3期。 高强,张琛.确权确股不确地的理论内涵、制度约束与对策建议——基于广东省珠三角两区一市的案例分析[J].经济学家,2016年第7期。 高强,孔祥智.工商企业租地经营风险及其防范制度研究[J].中州学刊,2016年第1期。 高强,张照新.日本、韩国及中国台湾信用合作运行模式、发展经验与启示[J].中国农村经济,2015年第10期。 高强,赵海.日本农业经营体系构建及对我国的启示[J].现代日本经济,2015年第3期。 高强,孔祥智.中国农业结构调整的总体估价与趋势判断[J].改革,2014年第11期。(被人大复印资料《社会主义经济理论与实践》2015年第3期全文转载) 高强,周振,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实践界定、资格条件与登记管理——基于政策分析的视角[J].农业经济问题,2014年第9期。 高强,孔祥智.“工资剪刀差”及外出农民工的隐性贡献研究[J].中州学刊,2014年第9期。(被人大复印资料《农业经济研究》2015年第1期全文转载) 高强,刘同山,孔祥智.日本大米生产的发展历程及大米政策改革探析[J].现代日本经济,2014年第4期。 高强,李洁琼,孔祥智.日本高龄者“孤独死”现象解析及对中国的启示[J].人口学刊,2014年第1期。 高强,刘同山,孔祥智.家庭农场的制度解析:特征、发生机制与效应[J].经济学家,2013年第6期。(截止2023年5月,论文被引672次) 高强,孔祥智.我国农业社会化服务体系演进轨迹与政策匹配:1978~2013年[J].改革,2013年第4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 高强,孔祥智.日本农地制度改革背景、进程及手段的述评[J].现代日本经济,2013年第2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 高强,孔祥智,邵峰.现代农业园区建设中的土地问题与对策分析[J].农村经济,2012年第11期。 高强,高桥五郎.日本农地制度改革及对我国的启示[J].调研世界,2012年第5期。(被人大复印资料《体制改革》全文转载) 重要报纸: 高强:《发展壮大县域经济 推进乡村全面振兴》,经济日报,2024年12月25日。 高强:《深化改革促进城乡融合发展》,经济日报,2024年8月19日。 高强:《以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全面振兴》,经济日报,2023年12月22日。 高强:《双轮驱动建设农业强国》,经济日报,2023年2月20日。 高强:《汇聚力量 乡村振兴全面推进》,人民日报专访,2023年1月7日。 高强:《筑牢防止规模性返贫防护堤》,经济日报,2022年2月26日。 出版著作: 高强:《乡村振兴视野下农民合作社多维功能与发展定位》,人民日报出版社,2022年12月。 高强:《一本书明白土地流转》,郑州:中原农民出版社,2017年8月。 高强:《中国东北农村合作运动研究(1931-1945年》,北京:中国农业出版社,2015年12月。 高强(副主编):《家庭农场标准化实践》,北京:中国标准出版社,2018年12月。 | 
| 科研项目 主持国家社会科学基金后期项目“历史性跨越: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21FJYB053)(2022.01-2023.12) 主持 2024年度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县域城乡融合发展引领乡村振兴的体制机制研究”(2024.05-2025.06) 主持 2024年度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促进新型农村集体经济发展对策研究”(项目号:JSZY202409)(2024.07-2024.11) 主持 2023年度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的发展路径与运行机制研究”(2023.05-2024.06) 主持 2022年度中央农办特别委托项目“完善乡村建设机制”(2022.02-2022.03) 主持 2024年度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公开委托研究课题“农户承包地依法自愿有偿退出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4RVSS003)(2024.07-2024.10) 主持 2020年度江苏省委农办、省农业农村厅乡村振兴软科学公开委托研究课题“江苏农村集体经济发展新路径新机制研究”(课题编号:20RVSS002)(2020.07-2020.10) 主持 2020年度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2020年后接续推动减贫工作问题研究”(2020.05-2020.12) 主持 2020年度江苏省政府决策咨询重点项目“江苏接续推动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的思路与对策研究”(2020.05-2020.12) 主持 2019年度国务院决策咨询重点项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实现路径与政策体系研究”(2019.09-2019.12) 主持 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农地确权对农户生产行为的影响机理与对策研究”(2018.01-2020.12) 主持 江苏省社科基金重点项目“江苏新型农村集体经济组织形式创新与政策支持研究”(2019.10-2021.12) 主持 2019年度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软科学项目“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2019.06-2019.12) 主持 研究阐释党的十九大精神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专项课题“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研究”(18VSJ062)子课题“促进小农户与新型经营主体融合发展”(2018.02-2020.02),经费总额60万。 主持 2017年农业部软科学项目“发展适度规模经营与促进脱贫攻坚研究” 主持 2016年农业部软科学项目“农民合作社内部资金互助试点跟踪研究” 另外先后主持农业农村部政策与改革司、农业农村部农村合作经济指导司、农业农村部发展规划司、农业农村部乡村产业司、江苏省农业农村厅、南京市农业农村局、日本亚洲经济研究所、国家发改委城市和小城镇改革发展中心、北京市统计局、广东省农业厅、重庆市农委、农业农村部管理干部学院、无锡市农业农村局、重庆市梁平区、江宁区农业农村局、昆山市高新区、土流集团公司、江宁旅游发展集团、江苏省农村经济产业指导服务中心等部门委托课题多项。 | 
| 科研获奖 [1]2024年5月 研究报告“关于疫情期间恢复双季稻的思考建议”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国家教育部,排名1/2。 [2]2024年7月 专著《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获第九届高等学校科学研究优秀成果奖(人文社会科学)三等奖,国家教育部,排名2/11。 [2]2024年1月 专著《实现小农户与现代农业发展有机衔接》获北京市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一等奖,北京市人民政府,排名2/6。 [3]2023年3月 研究报告“关于疫情期间恢复双季稻的思考建议”获江苏省第十七届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奖二等奖,江苏省人民政府,排名1/2。 [4]2023年5月 “2020年后接续推进减贫工作问题研究”研究成果获得“2020年度、2021年度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排名1/16。 [5]2022年3月 《百年风华,村烟再续:建党百年中国村庄经济的变迁与发展》获第十七届“挑战杯”全国大学生课外学术科技作品竞赛二等奖,团中央、教育部等,指导教师排名1/3。 [6]2023年1月 研究报告“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政策衔接的进展、问题及建议”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21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2/3。 [7]2021年12月 研究报告“关于建立乡村振兴指导员制度的建议”获得中国社会科学院2020年度优秀对策信息对策研究类三等奖,中国社会科学院,排名2/3。 [8]2021年3月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问题”研究成果获得“2019年度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软科学研究优秀成果”,排名1/9。 [10]2021年1月 研究报告“当前我省农村经济六大风险与对策建议”被评为2020年“江苏发展研究奖”一等奖,排名1/2。 [11]2021年2月 研究报告获得第四届“费孝通田野调查奖”征文活动优秀奖,国务院参事室,排名15/17。 [12]2019年 “脱贫攻坚与乡村振兴有机衔接的逻辑关系及政策安排”研究报告获得2019年度江苏省农业软科学课题研究优秀成果奖,排名1/4。 [13]2015年 农业部软科学项目“城乡新“剪刀差”问题研究” 获得农业部优秀研究成果一等奖,主要参加人。 | 
| 教授课程 本科生课程:西方经济学 乡村振兴理论与实践 研究生课程:农村区域经济发展理论 全校公选课程:大国三农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