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2年2月28日中午,学院博士生人才培养学习交流会在C208会议室举行。院长杨红强、副院长杨爱军、科研秘书储淑媛、研究生辅导员赵淑颖和全体博士生参加了会议,会议由杨爱军副院长主持。
首先,参会博士生各自做了自我情况介绍,分别汇报了各自学业学习进展和结合导师科研项目的科研进展,结合自己的学习情况,就科研选题和攻读博士学位中面临的学习问题,畅所欲言,热烈发言。
接着,杨红强院长做了博士生人才培养学习辅导讲话。杨院长首先说明了召开博士生人才培养学习交流会的目的,学院通过学习交流会议的方式,重在听取并解决博士生学习生活中面临的问题,传递学院培养一流科研人才的办学目标,坚定博士生攀登科学高峰的理想和信念。杨院长介绍了学校、学院的发展历史及我院博士生培养现状,提出双一流高校的博士生培养要肩负服务国家战略需求的科研责任。杨院长结合全国博士生招生数据和农林高校农林经济管理博士生的培养情况,指出在生态文明和双碳战略的背景下,农林经济管理专业博士生面临着重大发展机遇,人才培养就业前景光明。杨院长解读了导师责任制在人才培养中的重要意义,要求各位博士生同学要尊师重教、主动与导师研讨学术问题并协同进行科学研究。杨院长结合国内外一流大学博士生培养模式和经验,分析了我院博士生培养中存在的问题和不足,并强调学院以后的博士生培养要加大改革创新力度:要强化基础理论和先进科研方法训练、要论证并完善博士资格考试、要着眼国际科技创新和中国现实问题的做好科研选题、要逐步建立推行退出淘汰机制、要强化CSC国际联合培养模式,后期博士生培养要从上述五个方面修订完善博士生培养方案。最后,杨院长从为人和为学的角度对所有博士生提出建议:要常怀感恩之心,感恩时代和国家的培养,树立报效社会和父母的情怀;要恪守学术道德底线,保持质疑和好奇的科研创新精神;要坚定求真务实的科研信仰,力争取得“0-1”突破的一流成果;做一个正直善良的人、做一个遵纪守法的公民、做一个有科研追求的学者。
杨爱军副院长总结发言,他结合自身经历也对博士生科学研究提出了几点期望,希望所有博士生要充分发挥主观能动性,坐得住冷板凳,下得了苦功夫,积极与国内外学者多交流,用十年磨一剑的毅力与决心开展科研工作,立志实现自己的学术梦想。
(供稿人:赵淑颖、储淑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