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18日中午,经济管理学院第三十五期“院长午间茶”(淮安2+2回校生专场)在文科楼C208举行。学院院长杨红强、院团委书记兼学工办主任赵淑颖、辅导员秦义轩、陈颖与33名2023级淮安校区回校学生共同参加活动,围绕学业规划、志趣发展与成长适应等话题展开深入交流,本次活动由赵淑颖主持。
活动开始,同学们逐一进行自我介绍,分享了家乡风情、个人兴趣、返迁以来的适应情况以及对未来的初步设想。杨红强认真倾听每位同学的发言,对同学们顺利完成淮安校区阶段学习并返回本部表示欢迎。他回顾了“院长午间茶”自2022年创办至今已举办35期的初心与历程,指出这一平台不仅是师生对话的桥梁,更是学院落实“三全育人”、助力学生成长的重要载体。
杨红强围绕“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主题,结合学院人才培养方向与学术发展前沿,向同学们提出四点期望:一要胸怀家国,矢志远大,他强调作为“双一流”高校学生,应具备远大抱负和全球视野,将个人成长融入国家发展。二要专注深造,拓展路径,他建议学生将提升学历层次和能力水平作为提升竞争力的关键选择,关注推免与考研政策,合理规划出国途径。三要改进方法,潜心学问,针对淮安回校学生,杨红强建议转变学习方法,抵制外界干扰,以优秀学者为榜样,甘于寂寞、刻苦钻研。四要担当责任,全面成长,杨红强强调,一流人才需兼具学术能力与社会责任感,鼓励学生积极参与科研创新、竞赛实践与社会服务,提升团队协作与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努力成长为复合型人才。
互动交流环节,同学们分享了自己在学习和未来规划上的困惑,包括“国内外读研的差异性”“考研的必要性”“专业课程安排与考研计划如何协调”等等,杨红强一一作出回应。
赵淑颖在总结发言中表示,作为新时代的青年学子,要学习伟大的抗战精神,从中感悟国家强盛与青年担当,深刻领会院长所强调的“立大志、成大才、担大任”不仅是殷切期待,更是学院人才培养的初心与目标。秦义轩和陈颖两位老师希望同学们能坚定远大理想、提前做好职业规划,持续保持良好的精神面貌,投入到新阶段的学习与生活中。
本期“院长午间茶”活动切实关注并回应了淮安回校学生的实际需求与发展困惑,也进一步强化了师生之间的情感联结,彰显了学院始终以学生为中心、注重有温度育人的工作理念。
学生感悟:
本次活动让我有不少真切地感受。当我说起想考研读博时,院长很认可,还结合我热爱研究的情况,提供了针对性的建议,这让我对未来的学术道路有了更明确的方向。院长提到,迷茫时考研是很好的选择,这对个人成长和未来发展都有益处,坚定了我深造的想法。最后,他提醒我们要把握好自己的节奏,减少外界的干扰,这让我明白,在追求理想的过程中,要坚守本心,稳步前进。
—— 23505031班 杨浩然
这次午间茶让我感触最深的是杨院长强调要“改进方法,潜心学问”,从淮安校区到本部,学习环境变化很大,我确实需要调整学习方法。院长提到要抵制外界干扰,培养深度钻研能力,这正是我的短板。我决定从现在开始,每天保证专业学习时间,以施一公教授为榜样,踏踏实实打好数理基础。同时我也会关注学院PFUT班的招生信息,为将来升学深造做好准备。
—— 23505093班 贾晶晶
杨院长从“要明确理想”讲起,使我意识到理想对于努力方向和前进动力的重要性;“多专注学习”的提醒,让我懂得无论什么学习环境我们都需要专注自身,重在定力;“打破单一就业桎梏,拓宽升学视野”,使我意识到升学在未来可以有更多选择;最后,“和谐竞争”的叮嘱,更让我认识到无需纠结于细枝末节,而应开拓眼界,增强综合素质。
—— 23505041班 吴语涵
杨红强院长“以远大理想为帆,驭青春之舟向时代蓝海”的寄语,唤醒了我对理想价值的深层思考:南林学子的理想,从不该局限于朴素利己的狭隘视角,而该是扎根时代土壤、回应社会需求的成长坐标;拒绝“小我”的狭隘,呼唤“大我”的担当。院长强调考研升学不是简单的“学历崇拜”,是我们践行“大理想”的起点。杨院长更是鼓励我们在国际舞台上锤炼自己的全球视野,在“林业经济”等领域贡献南林学子的智慧。
—— 23505071班 颜文逸
抱着对未来的迷茫,我参加了“院长午间茶”活动。院长提醒我们要“勇敢表达、学会表达”,让我意识到表达与沟通在金融会计专业中的重要性。院长还强调“提高上限,积极考研”,仿佛一针定海神针,让我决心认真备考研究生,考研是一场艰苦的攀登,但我愿意为此付出努力,它不仅是学历的提升,更是对专业能力的深化,是为未来积蓄力量的重要一步。
—— 23505022班 谢冰清
(供稿人:赵淑颖、陈颖\文;审稿人:杨红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