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年9月26日,清华大学长聘教授、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温宗国做客我院“青山讲堂”第47期,为我院师生举行线下报告,报告题目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循环经济发展”。学院院长杨红强教授、学院各学科中青年教师、硕士及博士研究生共40余人参加此次讲座。本次讲座由杨红强院长主持。本次学术报告也是“南林经管建院40周年暨学科建设”相关系列学术活动的第三场专题报告。
报告伊始,杨红强院长向与会师生介绍了温宗国教授的科研成就和学术影响力,讲解了“青山讲堂”概念的由来,介绍了学院师资队伍构成和近些年学院科研情况,并希望温宗国教授关心支持我院中青年教师成长和进步。接着,温教授做了题为“人工智能技术助力循环经济发展”的专题学术报告。
温宗国教授的报告分为五部分:(1)人工智能进展及循环经济发展。温宗国教授深入浅出的讲解循环经济的概念,回顾了循环经济的发展脉络,提出污染治理本质上是物质消耗问题,是解决资源消耗和经济发展的解耦问题,指出AI在识别、预测、优化等方面的突破为循环经济提供了新的技术支撑,强调“AI+循环”是推动绿色低碳转型的关键路径。(2)固体废物图像识别及管理应用。温教授介绍了基于深度学习的固废图像识别技术,能够实现对多种固体废物的精准分类,有效提升再生资源回收效率,已在多个城市落地应用。(3)城市垃圾智能分选及多元化利用。温教授展示了AI在城市垃圾智能分选系统中的实际应用,通过机器视觉与机械臂协同,实现高效分拣,并结合热解、堆肥等技术推动垃圾资源化利用。(4)天空地一体化监测及数智化治理。温教授提出构建“天空地”一体化监测网络,融合卫星遥感、无人机与地面传感器,实现对固废非法倾倒、污染扩散等行为的实时监测与智能预警。(5)无废城市大语言模型开发及应用。温教授团队开发了面向“无废城市”的大语言模型,集成政策、技术、案例等多源数据,支持智能问答、政策模拟与治理决策,助力城市固废治理体系智能化升级。
报告交流环节,青年教师们踊跃提问,围绕“管理科学部基金如何选题才能更贴近国家需求、形成真正落地的科学问题”“在AI快速发展的背景下,青年教师在职业起步阶段应如何优化和调整研究方向”等成长困惑,与教授展开了深入交流。温教授结合自身经历,建议青年学者从一线调研中提炼真问题,善用AI工具放大交叉优势,并强调“先深耕一个细分领域,再逐步拓展技术边界”,以连续性的高质量成果构筑个人学术标签。现场互动热烈,提问教师纷纷表示收获颇丰。
在总结环节,杨红强院长对温宗国教授的报告给予了高度评价,感谢其为我院中青年教师的学术成长和职业发展提供了细致而真诚的指导。他希望温教授今后继续关心和支持我院的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工作。与会教师一致认为,本次报告会内涵丰富、思想深刻,不仅拓展了科研视野,更为自身学术道路和未来发展指明了方向。报告会后,温宗国教授和与会中青年教师合影留念。
专家简介:
温宗国:清华大学长聘教授、博士生导师,伦敦大学学院荣誉教授。研究方向包括固废资源化与循环经济、行业减污降碳协同以及环境大数据与大模型。曾获得包括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万人计划“科技创新领军人才等多项国家级荣誉,获得科学探索奖、青山科技奖、国家科技进步奖二等奖等多项科技奖励,并在国际顶级期刊上发表了200多篇学术论文,主持包括国家973计划、科技支撑计划等国家课题30多项以及国家无废城市、生态文明先行示范区等省市级规划课题60多项。
(撰写人:张婷婷;审核人:杨爱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