陈幸良研究员作客学院百廿校庆“青山讲堂”第七期
更新时间:2022-11-18 点击次数:1920

2022年11月17日下午,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国家林草局院校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陈幸良研究员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林下经济研究进展与展望”学术讲座。我院部分教师、在读博士和硕士研究生以及在线听众800余人参加了此次报告会。会议由高强副院长主持。

报告会上,陈幸良研究员首先强调了发展林下经济的经济、生态、社会等各方面的意义,并介绍了林下经济的学术定义、四大特点、五大关键词和四种类型。我国的林下经济是绿色经济、生态经济的重要组成部分。它以林业为核心,把农业、牧业、渔业生产乃至加工业和高新技术产业结合在一起,充分利用生态工程、生态经济的理论技术和方法,建成高效、高产、优质和持续的产业体系。

他提出,林下经济以林地承载或以森林生态环境为依托,复合经营,以生态经济为发展模式产出绿色产品,包括林下种植、林下养殖、林产品采集加工、森林景观利用四种类型。接着介绍了在学术领域、基础理论研究领域的最新进展,并指出了发展问题,包括产业规模小散弱、发展资金不足、基础设施落后等制约因素。最后,结合新理念、新政策,分析优化模式,陈幸良研究员阐述了林下经济学与林业经济学交叉学科化演进与研究展望。

陈幸良教授的报告内容丰富,图文并茂,让师生了解了林下经济的理论与实践现状,并点明了未来演进与研究展望,激发了大家的科研兴趣。


专家简介:陈幸良,研究员,博士生导师,获得国务院特殊津贴,获IUCN环境教育杰出奖。先后任国家林业局研究室副主任、中国林科院副院长等职,现任中国林学会副理事长兼秘书长,兼任国家林草局院校教材建设专家委员会副主任、国家林草局森林认证委员会副主任、《林业科学》编委会副主任等职。中国科协第九、十届委员会委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森林资源与环境、森林生态经济、林下经济等。近年来紧密跟踪国内外发展前沿,在重大生态工程、农林复合经营、森林资源管理、森林认证管理等方面取得创新成果。先后主持国家攻关、行业重大科技研究多项,获得省部级科技进步二等奖三项。发表论文80多篇,出版著作15部,培养了一批高层次人才。多次参加中央、国务院重要林业政策文件起草。代表性论著有:《中国森林供给问题研究》《中国生态演变60年》等。

(供稿人:凌贤伟;审核人: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