彭红军:林业碳汇产品生态价值实现路径
更新时间:2022-11-14 点击次数:5088

近日,我院彭红军教授课题组结合当前林业碳汇产品生态价值实现的路径与机制问题,撰文“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综述”,主要学术观点涉及以下方面的问题。

解决林业碳汇产品如何实现价值转换的问题,既要考虑政府在制度设计、引领社会氛围等方面的主导作用,又要充分发挥市场在资源配置中的决定性作用。林业碳汇价值实现的路径主要有三个方面:一是政府生态补偿路径,就是通过财政转移支付、财政补贴等方式实现林业碳汇产品的价值。亟需政府发挥职能,完善生态补偿机制,将林业碳汇的外部性价值转化为对生态保护的财政激励。二是林业碳汇金融路径,将金融资本和林业碳汇经济实体联系起来,通过林业碳汇交易模式、林业碳汇债券等直接融资模式、林业碳汇质押贷款等绿色信贷模式、林业碳汇保险等支持模式和林业碳汇福利彩票等创新模式促进林业碳汇实现“生态价值”到“经济价值”的转变。三是林业碳汇产业化路径,布局产业——资源结构,促进林产业转型升级,实现生态生产与经济生产的有机统一,通过林业碳汇+高附加值农林产品或者林业碳汇+生态旅游、森林康养等相关产业,将林业碳汇生态价值转移到农产品、旅游产品、康养产品中。

我国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路径不断丰富,但很多方面仍停留于试点与探索层面,主要存在以下五个方面的问题:一是现行林业方面的政府生态补偿忽视了林业碳汇的生态效益,并且以纵向补偿为主。二是林业碳汇交易缺乏全国性的渠道,由于CCER暂停等原因,目前林业碳汇仍缺乏全国性的交易渠道。三是林业碳汇金融工具实施种类单一,金融机构参与林业碳汇金融业务的意愿不强。四是林业碳汇产业化进程缓慢,存在产业链不完整、产品整体附加值低、集约化经营程度低、区域特色缺乏、科技支持薄弱等问题。五是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欠缺,林业碳汇的价值核算方法和技术规范不统一。

提出如下建议:一要完善林业碳汇生态补偿制度,拓宽森林生态补偿的范围及层次,构建完善区域间横向补偿机制。二要推进林业碳汇纳入国家统一的碳市场交易,适时重启CCER市场,推进林业碳汇进入碳交易市场,适当提高林业碳汇参与碳市场的抵消比例和碳汇价格,同时也要积极参与制定碳汇交易的国际标准,在国际气候变化谈判中争取更多的话语权和主动权。三要从实践层面创新多元化融资模式,探索林业碳汇债券、专项基金等多种金融方式,引导社会资本投向林业碳汇领域,鼓励银行、保险等金融机构积极参与林业碳汇项目。四要健全林业碳汇产业扶持政策,引导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资源的开发,打造富含林业碳汇生态价值的特色生态旅游和森林康养品牌。五要建设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的保障机制,包括推进林业碳汇产权制度建设、健全林业碳汇价值量化评估机制、完善林业碳汇产品价值实现利益共享机制等。

本文发表于《南京林业大学学报(自然科学版)》2022年第6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