罗必良教授作客学院百廿校庆青山讲堂“第二期”
更新时间:2022-10-04
点击次数:2392
2022年9月30日,华南农业大学文科资深教授、国家农业制度与发展研究院院长、博士生导师罗必良教授应邀为我院师生作题为“集体经济:缘起、情结与重构”学术报告。报告由副院长高强主持,学院部分教师和研究生参加了会议。此次青山讲堂首次与“三农学术”公众号合作,同步推出线上直播,累计有1000余人收看了报告。
报告中,罗必良教授首先对中国集体经济的形成做了简单回顾,强调了公社制度的效率评价不能局限于经济效率;接着,引出了社会公众对于集体经济的“怀恋”,强调了集体经济已经成为广泛的“社会记忆”,构成了重要的制度遗产;再者,引入生态资产,将集体经济与共同富裕关联起来,提出集体经济是实现农民共同富裕的重要途径;最后,强调了农村集体资产与生态资源的价值评估正受到广泛重视,村庄集体生态资产,应成为农民实现共同富裕的核心基础。
罗必良教授的报告理论性和实践性强,内容丰富、深入浅出,让师生了解了集体经济的缘起与重构,并引发了与会者的广泛讨论。
主讲人简介:罗必良教授是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新世纪“百千万人才工程”国家级人选、中宣部“四个一批”人才、国家“万人计划”哲学社会科学领军人才。兼任广东省政府参事、广东省政协农业农村委员会副主任、国务院学位委员会农林经济管理学科评议组成员、中央农办/农业农村部乡村振兴专家咨询委员会委员、国家社会科学基金与自然科学基金学科组评审专家、中国农业经济学会副会长、中国农村发展学会副会长、广东经济学会会长、南方经济杂志社社长。主要研究领域为农业经济、产权理论、制度经济。主持国家与省部级课题100余项,出版专著50余部,发表论文400余篇。
(供稿人:吴雪晴;审核:高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