为进一步推进树立良好学风,引导研究生将坚守学术诚信作为自觉行为,营造风清气正的育人环境和求真务实的学术氛围,我院于5月15日至18日开展了学术道德与学术诚信系列活动。
活动(一) 道德探险家:探索真相,守护学术
5月15日,学院线上举办了系列活动第一站——“道德探险家:探索真相,守护学术”活动。本次活动包括学术道德和学术规范理论的学习、国内外学术腐败案例的讨论、以及探讨了学术诚信对所学专业的重要性。通过讨论,同学们认为学术腐败不仅损害了学术界的声誉,也损害了社会的公平和正义,纷纷表示自己对于做科研要用心,不畏难,不怕苦,要对科研有敬畏之心。
活动(二) 学术道德大作战:谁是最能站稳道德底线的战士?
5月16日,学院以“线上+线下”的形式举办了系列活动第二站——“学术道德大作战:谁是最能站稳道德底线的战士?”活动。活动包括学术不端行为的理论解读和近年来典型案例行为的全面分析,还有有趣且丰富的知识竞赛环节。主持人按现场人数将比赛队伍分为三个小组,分别是“头脑风暴队”、“思想巨人队”和“线上参与队”。同学们踊跃答题,在经过两轮精彩比拼后,“头脑风暴队”以百分百正确率获得第一,队长上台发表获奖感言,展现了丰富的知识储备和良好的精神面貌。本次活动帮助同学们进一步理解科学研究的基本原则和规范,识别和避免学术不端行为,引导同学们树立底线意识,营造积极健康的学术氛围。
活动(三) 学术电影院:观道德之光,启智慧之旅!
5月18日,学院于文科楼C208开展了系列活动第三站——“学术电影院:观道德之光,启智慧之旅!”活动。本次活动强化了学术道德观念,明确了学术道德应遵守的六项准则及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与后果,同学们还观看了由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发布的学术不端警示教育系列动画,动画通过多个小案例,指出“抄袭剽窃、伪造篡改、投稿过程中一稿多投或重复发表以及利用第三方服务时经常发生的论文代写代投、伪造同行评议意见等”都是学术不端行为,同学们对这些行为进行了批判性反思,并通过实际案例了解到学术不端行为的危害性。
学术诚信是良好的学风与学术生态的前提,通过系列活动的开展,同学们深刻认识到学术道德是学术界必须坚守的底线,是科研人员开展科学研究活动时必须遵守的原则,要坚决抵制学术不端行为,共同营造风清气正的学术氛围。
活动感悟
应用经济学-罗元惠:作为研究生,我认为做学术最基本的就是科研诚信与学术道德,一名合格的学术研究者不能没有成果,但也不能“拥有”别人的成果,我们要用所学所得创新自己的大脑,让头脑风暴成为思考的习惯,努力开拓所学领域的更多可能性,用自己的文字、用自己的数据去展现自己的专业性。
金融专硕-王鑫雨:良好的学术风气不仅关系到学术自身的传承与创新,而且关系到整个社会的风气、整个民族的精神状态。我们当代研究生作为高等教育高层次培养人才,在形成良好的学术风气、塑造浓厚的学术氛围、建立诚信的学术机制、培养自觉的学术意识以及提升高校学术层次等方面肩负着历史的重任,理应成为学术道德的遵守者和学术规范的恪守者,杜绝学术腐败、摒弃学术造假是我们义不容辞的责任。
会计专硕-周立婕:做好学问,先要做好人。作为研究生,学术道德、学术诚信是不可或缺的基石。诚实守信,不仅是对科学精神的尊重,也是对自己学术生涯负责的表现。我们要加强自身的学术修养,严谨治学,明确学术研究中的可为与不可为,严格做到“知晓红线”“守住底线”“划清界线”,克服研究中的各种困难和障碍,同时,要尊重和保护他人成果,将做人、做事、做学问有机统一于一体,共同营造浓厚的学术氛围,维护清正的学术风气。
(撰稿人:谢冰清;审稿人:李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