9月23日秋分节气,我国迎来了第六个农民丰收节。今年丰收节的主题是“庆丰收、促和美”。为引领支部党员们了解粮食安全的重要性,厚植三农情怀,经济管理学院学生管理科学与工程支部以线上线下相结合的形式开展了主题为“永远跟党走,携手庆丰收”的党日活动。本次党日活动分为两个部分:一堂深入的粮食安全课与一次沉浸的农科院参观。
丰收节到来前夕,支部线上组织党员们开展《大国粮仓》系列纪录片观影活动。该纪录片首度以全景式的手法披露了新中国各历史阶段党和国家为解决人民吃饭问题、满足百姓基本民生需求所做的重要决策和历史细节。影片同时展示了党和国家在近百年来取得一个个伟大成就的光辉历程,深刻反映了中国共产党将“三农”工作放在重中之重的位置。通过观看纪录片,党员们从中领略了中国共产党带领中国人民从解决温饱问题到迈进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历史进程和动人故事,体会坚持走中国特色粮食安全道路的重要性。
《大国粮仓》观后感:
200560616孙欣悦:用世界9%的耕地,养活世界20%的人口。这个看似不可能完成的任务,在中国共产党的带领下都一一变为现实,堪称人类文明史上的伟大奇迹。人口多、粮食少、大面积荒地盐碱地、产能低下,这些都是解决中国人吃饭道路上的绊脚石。面对这重重困难,70多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人民迎难而上,用吃苦耐劳的品性战胜天灾与贫瘠,用科学有效的政策创造举世瞩目的伟大奇迹。
2150520323徐灿:丰收,是经过时间等待后的价值。在稻田里追风,聆听米粒的故事,脚踩大地,拥抱自然,与秋间万物一起蓬勃生长,这是独属于中国人的浪漫。十八大以来,我国更加重视粮食安全问题,并提出中国人的饭碗任何时候都要牢牢的抓在自己手中。粮食安全至关重要,不仅关乎14亿人民的幸福安康,更关乎国家的长治久安,和谐稳定。虽无远虑,必有近忧,我认为,粮食问题的核心即要有地、有种子、有农民。
200565210康宇杰:这部纪录片以中国农业的起源和发展为主线,详细描绘了中国从粮食短缺到自给自足,再到粮食出口大国的历程。影片中,我们看到了古代的农民们在艰苦的环境下,用勤劳的双手和汗水种植出粮食;也看到了现代农业科技的发展,如何让农业生产更加高效、高质量。
200560727辛雪玲:看完电影《大国粮仓》后,我被深深地被感动了。这部电影首先让我意识到了农业的重要性。我们每天的衣食住行都离不开农民们的辛勤劳动,是他们用汗水换来了我们今天的幸福生活。其次,这部电影展现了中国农业在科技与管理的双重推动下所取得的巨大成就。从传统农业到现代农业的转变,不仅仅是技术的革新,更是思想的解放。总的来说,《大国粮仓》是一部具有深刻内涵的电影,它向我们展示了中国农业的辉煌历史和美好未来。我相信,在科技与管理双轮驱动下,中国农业必将继续保持强劲的发展势头,为国民和世界做出更大的贡献。
9月23日丰收日当天上午,支部书记组织党员们来到江苏省农业科学院参观学习。该学院前身为创建于1931年的中央农业试验所。作为中国现代农业科技的开创者,江苏省农业科学院跨越世纪,随着时代步伐奋勇前进,在每一个历史阶段,始终立足农业,潜心科技,谱写了一曲科技兴农的壮丽篇章。
今年丰收节的主题紧紧围绕了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建设农业强国。丰收节聚焦建设宜居宜业和美乡村,展现“三农”发展成就,展示农业农村现代化美好前景与弘扬中华优秀传统农耕文化。唯有科技赋能农业,才能实现稳粮增产,真正筑牢粮食安全根基。
党员们共同走进农科院的蝴蝶生态科研展示温室,一个个现代化科技大棚出现在眼前。作为省内首家活体蝴蝶展示馆和江苏省昆虫学会科普教育基地,团队通过研发高效蝴蝶人工养殖技术和一代一代的选育,形成蝴蝶的驯化。
活动现场,各位学生党员认真观赏色彩斑斓的蝴蝶,了解片区种植的“香草”植物。科技大棚中的温度、光照、湿度等传感器感知的数据全部依靠人工智能算法进行融合计算,使农业科技更加直观地展示在党员们面前,让大家深刻感受到了科技助农的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