历时一个多月,由经济管理学院和马克思主义学院联合举办的“经才思辩”辩论赛进入到最终的决赛日。决赛于11月16日18:20分在经管院C105教室拉开帷幕,对阵双方为22级工管三班和22级农经一班。院学生会指导老师、20级本科生辅导员肖肖老师,22级农经一班班主任李丹老师,22级工管三班班主任陈汝雅老师到场观摩,校辩论队的5位资深辩手担任比赛评委。赛前,双方辩手摩拳擦掌、跃跃欲试,观众们也满怀期待。
工管三班VS农经一班:
决赛的辩题为“改变/接受现实更需要勇气”。首先,正方一辩进行开篇立论,从“改变现实需要打破原有思维定式,是与现实不自量力的博弈,是对自我的坚守”三个方面进行了详细阐述。与正方不同的是,反方一辩则先从关键辩词的概念入手,阐释了“接受”,“现实”以及“勇气”这三个词的具体含义,为后续深入论证奠定语义基础。
随后,正方二辩首先进行申论,认为“改变现实是一种面对外界的阻挠与不理解时,仍然能保持自我的坚持,是一种面对不想面对的现实时,敢于挑战现实的态度......这些都是需要勇气的。”反方二辩也不甘示弱,指出“接受现实为改变现实的前提,接受现实需要更大的勇气”,同时认为“评价现实存在明显的滞后性”,进而质疑对方“如何知晓当下现实的好与坏”。
接着,比赛进入到白热化阶段。反方三辩抛出了一系列疑问,如“很多接受现实的举动实质上是利益驱动,并不来源于勇气”等。在面对对方的猛烈进攻时,正方辩手冷静从容,认真分析,有条不紊地展开己方的回复。
比赛结束后,肖肖老师和两位资深辩论队评委分别就本次辩论赛的意义和双方辩手的表现进行了总结和点评。肖老师指出,正如今天辩论赛的关键词——“勇气”的含义,站在决赛场上的双方辩手都是有勇气、有胆识的,也正如今天的辩论焦点——“改变”亦或“接受”所揭示的那样,希望同学们在大学期间能真正地认识和了解自己,既要学会“改变”,也要学会“接受”,在“接受中改变”,于“改变中接受”。比赛的最终结果是:正方工管三班获得冠军,反方农经一班获得亚军,最佳辩手是正方三辩。李丹老师、陈汝雅老师分别为冠亚军颁发了荣誉证书与奖品。

至此,本次经管马院“经才思辨”院辩论赛圆满结束!
(供稿人:肖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