专著推介:范金《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路径分析》
更新时间:2020-09-28 点击次数:5275

《促进中国经济高质量增长的路径分析》一书是范金教授的科研团队长期研究的成果,于20208月由中国社会科学出版社出版。该专著分别从GDP核算、TFP测算和增加值率测度角度分析和预测了新时代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发展趋势,认为:一是要准确认识中国经济增长质量大快不强、但刚柔并济的现状;二是要客观认识十九大报告制定的新时代发展目标,前景光明,但道路曲折;三是中美竞合关系是未来不确定的最重要因素,唯有自主创新和改革开放才能立于不败之地。本书提出:要顺应高质量发展的经济规律,提升经济发展潜力和韧性;重新审视各类风险的相互联系,有效防范不同领域风险交叉传染;加快发展开放型经济,推动形成全面开放新格局;加快培育经济增长新动能,激发宏观经济运行活力;不断创新和完善宏观调控,着力提高新时代经济治理能力。

为范金教授主持完成的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化趋势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4AZD085)和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工业增加值率的转型动态研究与政策模拟:以长三角地区制造业为例》(批准号:71373106)的主要成果,前后历时6年完成。全书包括10章和3个附录,共计53.6万字。

著作核心内容之一,国家社会科学基金重点项目《新常态背景下中国经济增长质量的演化趋势与对策研究》(批准号:14AZD085),于201910月被全国哲学社会科学工作办公室结项评估为优秀等级(证书号:20193588)。

中国社会科学院首批学部委员、中国社会科学院数量经济与技术经济研究所原所长汪同三研究员,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Asian Growth Institute)副所长兼研究部长、日本“中国经济经营学会”副会长、京都大学经济学博士戴二彪教授分别为该书作序。

该著作的第七章、第五章、第九章、第十章中部分内容在《数量经济技术经济研究》、《经济研究》、《中国农业大学学报》等期刊发表的学术论文《增加值率能否反映经济增长质量?》、《全球空间关联视角下的中国经济增长》、《中国居民农产品消费变化的因素分解:基于产出角度》,以及研究报告《苏皖粮食产量年度预测和粮食安全报告》等,分别获得第十五届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二、三等奖,全国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系统第四届优秀科研成果奖二等奖,以及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科技贡献二等奖等。本书附录中提出的经济高质量发展指标体系被全国部分省、市“十三五”、“十四五”综合性和专业性规划编制和评估中采用。

范金教授,南京林业大学二级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江苏高校哲学社会科学重点建设基地“经济发展质量研究中心”主任。为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专家、江苏省有突出贡献的中青年专家,曾入选江苏省第四届“333人才工程第二层次(中青年科学技术带头人)培养对象(评估优秀)、江苏省六大人才高峰计划资助对象、中国科学院院长奖(中科院系统博士研究生教育最高学术奖)获得者,为中国宏观经济管理教育学会副秘书长兼常务理事,中国投入产出学会常务理事,先后主持完成国家社科基金重点项目、国家自科基金面上项目等国家级课6项,在《管理世界》、《经济研究》等刊物发表学术论文100余篇,个人成果先后获得江苏省哲学社会科学优秀成果一、二、三等奖北京市科学技术奖一等奖、中国科学院科技促进发展奖、国家行政学院(中央党校)系统优秀科研成果二等奖等,多项决策咨询报告得到中央和省领导批示和部门采用,为麻省理工学院、蒙纳士大学、日本亚洲成长研究所访问教授,曾担任中共江苏省委党校校学术委员会委员兼经济社会发展研究所副所长、国家信息中心中国经济信息网常务副总编兼中国经济50人论坛”协调员、中共江苏省委研究室决策咨询专家、南京农业大学兼职教授和博士生导师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