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堂北大山上的音乐心理治疗课
更新时间:2014-05-26 点击次数:1714

      【南林新闻中心讯】5月20日,一个情意浓浓的日子,南林大北大山上传来一首首高雅美妙的世界名曲。由南林大辅导员洪春奇老师指导的“音·心”师生广场心理音乐会正在上演。洪春奇老师和校交响乐团的同学们共同演奏“卡农”、“莫扎特小夜曲”、“天空之城”等8首世界名曲,同学们通过聆听美妙的音乐,在北大山这个天然氧吧里放飞紧绷的心情,通过音乐精神减压,释放学习的压力。

        音乐精神减压技术是以音乐治疗理论为依据的一项心理保健技术,它不是简单地听听音乐,放松下心情,而是在一种被称之为“转换状态”的意识状态(一种游离于意识和潜意识之间的状态)中,自由发挥自己的想像力,体验自我生命的美感和内心世界丰富的想像力和创造力,使身体和精神深度放松,达到释放或缓解压力的目的。

        本次音乐会走出音乐厅,走向户外,在鸟语花香的校园森林让人们进入“转换状态”。洪春奇在选曲方面作了精心安排,所有曲目的速度都在66-108之间,符合人在放松时候的心率跳动节奏。《卡门序曲》以热闹的旋律拉开了帷幕,约翰·巴赫贝尔的《卡农》以大提琴启奏,三把小提琴间隔八拍先后加入。小提琴全部拉奏完全相同旋律,每段仅两小节的旋律供重复拉奏,重复次数达二十八次之多。

       “这种简单的旋律重复不让人觉得单调,反而感觉动听悦耳,心情舒畅。”乐团负责人、第二小提琴手司书繁说。随着《天空之城》、《神秘园》等几首经典轻音乐名曲的奏响,现场透着隐隐的忧伤。“忧伤的旋律并不会一味地让人伤感,而恰恰能使人在伤感中释放压力,获得一种心灵的力量,体会到生命的力量和美。”学院心理协会会长沈娇红说。音乐会在贝多芬的世界名曲《欢乐颂》中结束,高昂、激越、欢腾的完美旋律展示着音乐给人们带来的人格正能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