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古都风华
7月23日至27日,南京林业大学经济管理学院暑期社会实践“一带一路”西安分队,在李政老师的带领下,前往十三朝古都西安进行考察调研。为深入贯彻“一带一路”精神,进一步推动“一带一路”宣传,助力大学生实践能力培养,本次西安分队决定将调研活动分为三个主题——“领略丝路文明”、“宣传丝路倡议”、“调研丝路影响”。
众所周知,西安是十三朝古都,历史悠久。自汉代张骞“凿空”西域之后,一条通往西域的道路——丝绸之路,就成为中西交通的纽带,当时的路线起点便是西安(古称长安)。为了深入了解“古丝绸之路”的产生背景,一览其繁荣盛况,西安分队前往大雁塔、大唐芙蓉园、秦兵马俑以及陕西历史博物馆进行了参观调研。
大雁塔是丝绸之路的地标是玄奘法师为保存由天竺带回的经卷佛像而修建的。丝绸之路便捷了文化的传播,增强了世界文化的沟通。
参观大唐芙蓉园时,我们有幸赶上为响应“一带一路”倡议而特别策划的“千年之约·丝绸大唐狂欢节”活动,观赏了大型水幕表演。如今的芙蓉园依然有独立展示丝路文化的平台,在这里能感受到最纯粹的丝路文化。
没见过兵马俑,就不能算来过西安。”在这座世界最大的地下古代军事“博物馆”中,兵俑们形象地再现了秦始皇嬴政“灭六国,天下一”的雄壮军容。秦的统一为汉、唐的繁荣,丝绸之路的兴起奠定了坚实基础。
参观的最后一站来到了陕西历史博物馆,馆内详尽地展示了张骞出使西域的地形图、以及外国的金银钱币。领略了古丝绸之路风采,小分队成员由衷感慨:“汉唐长安因丝绸之路而伟大,丝绸之路因汉唐长安而不朽。”如今,建设“丝绸之路经济带”的宏伟目标,为西安这座千年古都实现复兴开启了新的发展机遇。
作为大学生,我们有责任、有义务为宣传“一带一路”献出绵薄之力,让更多的人去了解熟悉该政策。
在7月23日的调研过程中,西安分队与来自东北大学和湘潭大学的实践小分队同学就实践主题进行了深入交流。我们向兄弟院校同学详细介绍了“一带一路”倡议,并相互交流了各团队的意见和看法。
为了宣传此次活动主题,我们于7月26日前往西安电子科技大学进行了关于“一带一路”西安经济发展情况的问卷调查,旨在了解大家对一带一路的认知程度,并向在校大学生进行宣传。此外,队员们进入实验室,对研究生进行调查,同时了解高新技术电子产业在“一带一路”形势下的发展。烈日酷暑也阻挡不了队员们调研的热情。
在西安考察调研期间,小分队成员向西安市民及学生发放问卷,深入了解西安市民及学生对“一带一路”的认知度和认同度。在与市民交谈中,我们了解到,人们切身感受到“一带一路”的提出带动了西安经济的发展,提升了人民生活水平。
最显著的提高体现在旅游业发展上。“一带一路”的提高促进了西安大旅游格局的构建,西安正着力打造“汉风古韵”丝绸之路历史文化旅游区。同时,开通的“长安号”丝绸之路旅游专列,也成为西安向西开放的重要旅游通道。
最后一天,小分队来到丝路起点上的“金市”——大唐西市进行调研。这个大市场不仅是唐帝国社会发展、经济繁荣、文化发达的重要窗口,也是东西方丝绸之路的起点和国际贸易中心。如今西市的复建,更是生动地诠释了“古丝绸之路”与“一带一路”的融合。
习近平总书记提出建设“一带一路”的战略构想,为古丝绸之路赋予全新的时代内涵。作为古丝绸之路的起点,西安再一次站在“丝绸之路经济带”的新起点上。
通过本次社会实践,西安小分队成员领略了“古丝绸之路”起点城市的风采,也感受到了在“一带一路”倡议下西安这座城市焕发的蓬勃生机。在此期间,我们碰到了志同道合的朋友,宣传了“一带一路”倡议,通过考察调研提升了自身的实践能力,此次西安行注定是我们人生道路上一次难忘的经历。
文字:徐环
摄影:西安小分队
编辑:朱星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