网络易物 爱心传递 —经管院学生十二支部
活动背景
2012年11月8号十八大报告强调,必须把科学发展观贯彻到他国现代化建设全过程、体现到党的建设各方面。社会各界人士在学习十八大报告时认为,科学发展观是新时期党的理论创新成果的集中体现,顺应时代发展要求,合乎党心民意,对当前和今后改革发展具有统领作用,是引领中国沿着正确道路不断前进的思想旗帜。因此,在这世界工工业经济的发展、人口的剧增、人类欲望的无限上升和生产生活方式的无节制的形态下,为了响应十八大的召开,作为学校里先进党员的他们,开展了一次名为“网络易物爱心传递”的党内主题活动,该活动不仅可以在举办过程中可以让党员学习更多的网络知识,得到实践的机会,更重要的是本次活动的目的:传递我们的爱心。虽然他们只是在校大学生,但他们更有义务为此尽一份微薄之力,从身边的点点滴滴做起,为他们的校园生活而努力。
活动目的
为了进一步发挥学生党员在思想及行动上的积极性与先进性,倡导同学们在此易物的过程中传递爱心,提高大学生对身边资源的再利用意识,特策划此次“学生党员搭建网络平台 网络易物爱心传递”党日活动。
通过将同学捐赠的物品进行“不等价”易物的形式,在不断交换物品的过程中,使得再微小的物品也能变得十分价值。在校园活动展开的基础上,在网络搭建易物平台,使易物的人群更加广泛。“别针换别墅”的故事源自美国,美国青年通过多次物物交换,用曲别针换到了一幢别墅。他们希望在活动的过程中,每个人都能通过交换物品奉献自己的爱心,并记录每件物品交换的历程,最终换得的物品凝聚了所有参与者的爱心,也起到了宣传作用,同时可将通过物品拍卖等形式获得的款项用于希望工程。
本次活动不仅是为了使同学们互通有无,以物会友,还可以唤起网络二手交易热潮、增强爱心意识、宣传公益理念。
准备阶段
1、 经过前期一系列的活动策划,包括相关活动的目的、内容、活动费用明细、拟解决问题、捐赠事宜;
2、 他们还在网上请人设计制作了活动的爱心徽章、卡贴以及活动海报的制作;
3、 活动在青年广场举行,场地的申请以及相关活动所需的桌椅及脚架等的申请;
4、 前期党支部内部党员捐赠物品的收集登记等。
活动宣传海报 徽章 卡贴
以物易物的现场活动
2012年12月12日,“学生党员搭建网络平台 网络易物爱心传递”党日活动之以物易物现场活动在青年广场如期成功举行!在党委办公室曹牧老师的指导下,十二支部的同学们圆满地完成了活动相关任务。
当天,我院全体学生党员代表陆续前往活动现场捐赠物品,涉及物品种类繁多,承办方十二支部的同学们,按照物品种类划分为生活类、专业书籍类、数码产品、运动休闲类、娱乐时尚类、期刊杂志及其他。物品种类齐全、价格低廉、自愿交易成为他们的一大特色亮点,活动从早上八点半正式开始,至下午五点半结束,受到了过往学生、甚至教师及在校职工的热烈追捧。
截止当天活动结束,合计产生了将近五十笔交换交易,受到了过百人的驻足浏览。
活动现场
只要是易物成功的他们都将赠与爱心徽章与爱心卡贴。。。。。
微博将爱继续
在全民微薄的时代,微博逐渐成了大学生及白领人群经常娱乐的网络平台,利用这样一个平台进行网络宣传将可以有效与大家互动,使活动具有更为广泛的影响力。通过微博这个平台,使交换信息在短时间内得到快速广泛的传播,目前微博已有837人关注,微博作为线下活动的延伸,也将作为网络易物的主战场,使活动不仅仅局限在一个短时间的效应,而是让此次活动作为一个长期的、可再发展的项目,通过后续的组织整理,渐渐形成一个规范的、持续、有广泛认知度的公益项目,充分发挥电子商务专业的优势。
总结
此次党日活动,牢牢把握“传递爱心”的精神,抓住校园内物品浪费严重的现状,通过二手交易的公益流转活动,用以物易物的形式筹集物品从而获得将最后获得的物品放到他们的微博上继续进行交换,并最终将全部所得资金洒向公益事业、回馈社会。
从内容上,利用党员内部专业资源的优势,增强党员的网络知识水平及网络实践的能力;与此同时,体现并宣传了爱心传递的精神,由校园生活转向社会公益事业;培养了党员同志积极助人的优美品质。
从本质上,利用了党员在群众中的先锋模范带头作用,以身作则,起到了广泛宣传爱心传递的理念;同时,更加体现了党员在社会中的价值,提高了党员同志回馈社会的思想意识。